
「高血壓視網膜病變檢查」
執業會員名錄
列表內的執業會員均為第一部份註冊眼科視光師,備受有關法例,專業守則及本會的紀律小組監管。致力為市民提供『綜合眼科視光檢查』,本會建議市民在接受有關服務前,請先瀏覽以下網頁,以增加對該項服務的理解;如 閣下對本會會員的執業水準或專業操守有任何意見,請與本會的紀律小組聯絡。
認識高血壓
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都市病,並有年輕化的趨勢。衛生署於2003-2004年人口住戶健康調查訪問了7,084名15歲及以上港人,結果顯示60%受訪者自認健康狀況良好,但調查發現不少人高估健康狀況,實際上有近40%受訪者屬「超重或肥胖」,有27.2%市民患有高血壓,當中有逾一半人是在調查時才發現患病。

血壓是什麼?
- 血壓有收縮壓(上壓) 和舒張壓(下壓)之分
- 收縮壓(上壓)是因心臟肌收縮,將血液泵入血管而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
- 舒張壓(下壓)是指心臟肌舒張時血管所受的壓力
認識高血壓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,若一個成年人的上壓長期高於140mmHg或下壓長期超過95mmHg,便是患有高血壓。
高血壓可分為「原發性」和「繼發性」。九成患者屬「原發性」高血壓,其病因不明,但一般認為高血壓具有遺傳傾向。「繼發性」高血壓是由其他疾病如腎病、大動脈狹窄、糖尿病、腎上腺內分泌腫瘤,或其他原因如服用類固醇藥物或妊娠等引發的。
大部份患者患病初期都沒有明顯徵狀,但長期血壓過高會加速血管硬化,心肌肥厚、心肌梗塞和心衰竭;亦可導致腦出血及中風;又會破壞腎小球,引致蛋白尿和腎衰竭;另外,亦可引發視網膜病變,嚴重的更會失明。

高血壓的誤解
若果血壓突然上升,便可能會引發劇烈頭痛、噁心、視覺障礙等徵狀。但大多數患者都是經過身體檢查,量血壓後才知患有高血壓。故此,不要以為沒有不適感覺,又無病徵,便斷定自己無高血壓,而掉以輕心。
任何人也可能患上高血壓,定期檢查最為重要。如有懷疑,應往醫生處作詳細檢查。
藥物只能暫時將血壓降底,不能「根治」高血壓。患者若不按時服藥或擅自停止服藥,會令高血壓失去控制。因此應遵從醫生吩咐,定期檢查,保持心境開朗,改善日常生活飲食習慣,確保身心健康
預防高血壓
- 少吃高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
- 飲食要以清淡為主,少吃鹽或太鹹的食物
- 勿過量飲酒、戒除吸煙習慣
- 作息要定時,睡眠要充足
- 多做運動,維持標準體重
- 保持心情輕鬆平靜,心境開朗
- 定期檢查身體、量度血壓
高血壓視網膜病變

眼睛是一個佈滿微絲血管和神經線的組織。長期的血壓偏高會令眼球內外的血管變得硬化、引致出血及視乳頭水腫等「高血壓視網膜病變」,嚴重的更會對視力造成永久損害。高血壓和糖尿病都會影響眼睛的血液循環系統,血壓越高,眼睛內的血管會變得越脆弱,再加上糖尿病的話,便會大大增加患有「視網膜病變」的風險。
為什麼要定期檢查視網膜?
視網膜是人體唯一可以直接看到微絲血管和神經線的組織。根據視網膜的微絲血管和神經系統的變化,有助監察如心腦血管阻塞、內分泌失調、動脈硬化、高血壓和糖尿病等病變情況。
因此,視網膜檢查既是眼科診斷的重要依據,亦是監察身體某些病情的一種方法。故定期驗眼不單可保障眼睛健康,亦有助監察身體的健康狀況。
